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切实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成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爱军任组长,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杨科任办公室主任,辅导员、班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统一领导全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包括制定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计划及措施,组织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部署、检查、评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彻实施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办公室,办公室根据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和工作部署召集相关会议,组织协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事项。学院提供组织和经费保障。
(二)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完善学生工作突发事件处理机制和危机应对机制
学院党政联席会不定期研究、讨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每学期至少2次深入分析、研究、部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是学院此项工作成败的关键,强调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五支队伍,即学生党团组织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队伍建设、网络监管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这五支队伍包括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文化育人的各个环节,既有第一课堂的任课老师,也有“第二课堂”的辅导员和业务指导老师。这五支队伍对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班集体是学生在校学习成长的家园,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学院鼓励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具有工作热情的中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
学生公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学院班主任和学生辅导员要深入学生开展一对一或以宿舍为单位进行谈心谈话,组织学生写出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和困惑,利用主题班会和班干部例会进行专题教育,与特情学生定期约见,通过这些方式,耐心细致地了解学生们普遍关心的成长成才、发展规划中的困惑,指导学生对于专业课程学习、教师资格证考试、毕业考研与就业等问题的认识。对工作懈怠、缺乏责任心、工作不称职的班主任和辅导员实行淘汰机制,被淘汰的老师将被取消班主任和辅导员资格,二年内不允许进行职称评定。被淘汰的专职辅导员将被转岗或予以解聘,被淘汰的兼职辅导员将被解聘。对于在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在升学、进修中给予优先考虑。
三、具体实施办法
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拓展活动载体,建立长效机制,积极拓展繁荣“第二课堂”,全面推进素质拓展计划。
(一)理想信念教育
继续组织学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使其确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和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以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讲话精神为指导,创造新形式新方法构建我院学生的精神支柱,加强人格修养。利用易班等传媒手段,宣传主流思想和先进的文化理念,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广大同学参与政治思想与道德素质拓展的积极性。积极开展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线上线下活动。
(三)结合我院专业优势和学生特点,推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
针对社会对文艺的需求,借鉴国内外、校内外青年社会实践的组织手段和成功经验,为广大同学服务社会搭设平台。推进我校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项目化、规范化和社会化发展,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寒暑假“三下乡”活动,在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四)全面推动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艺术展演、文艺比赛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勤工助学以及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项目等活动,激发广大同学浓厚的学术兴趣。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五)立足校园、辐射社会,大力开展高品位、多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
积极探索具有西华特色的校园文化发展模式,努力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以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为重点,弘扬时代主旋律,构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策划、组织、参与群众性校园文化活动;代表学校参加大学生文艺交流和比赛。以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为重点。
(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按照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和辅导。在科普宣传、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做好学习心理、人际关系心理、恋爱心理、择业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辅导,重点加强典型个案的发现、辅导、反馈、监测、治疗和处理工作。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努力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健全人格。
协同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组织心理健康讲座、专题培训等各种活动,组织好5.25心理健康教育节系列活动,结合易班,线上线下开展
(七)成才意识教育
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宣传在基层建功立业先进校友典型,尤其针对毕业生就业形势,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成才意识和择业观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意识和观念,具有正确的择业思想和择业心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素质锻炼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就业技能。
(八)诚信及学风教育
结合国家助学贷款、学费收缴、论文写作、考风考纪、求职择业等学生日常行为,组织丰富多彩的诚信与感恩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讲诚信受益”的价值观念。 依托“教风学风一体化建设工程”,不断扩展其内涵,以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为立足点进行学习目标教育;以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为切入点,教育学生自觉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勤奋好学精神;以专业、学科特点与个人学习习惯为结合点,进行学习方法的教育与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九)创建年级品牌特色活动
根据各年级学生发展特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式和新方法,形成年级思想教育品牌特色案例。
如大一年级,把大学生教育管理与大学生行为规范和校规校纪紧密结合,开展“你做得对吗”每日自省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自律性;大二年级,把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学习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相结合,开展“我读你唱”优秀曲目展演活动,以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思想性;高年级学生开展“德艺双馨”舞台展示活动,以树立艺术生思想品行和专业发展的榜样。
音乐与舞蹈学院